新聞資訊
2021年4月,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了《促進能源有效轉型2021版》,這也是能源轉型指數問世第十年。賽迪智庫政策法規研究所對該報告進行了編譯,期望對我國有關部門有所幫助。
“報告研究了改進后的能源轉型指數,指出能源轉型在過去十年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進展,但仍面臨環境可持續性發展不平衡、經濟增長水平參差不齊、新冠肺炎疫情及氣候方面等多重挑戰。報告認為要通過立法、激勵可持續性的消費行為、提高基礎設施穩定性、多元化融資等方式,實現各國轉型公正、電氣化進程加速、公私部門合作深化等目標,進而增強能源轉型的韌性。 ”
過去十年,技術進步和各國政府的日益重視等因素推動能源轉型加速。盡管這一轉型取得積極進展,但在改善能源獲取方式和安全性的同時,獲取可持續和低成本的能源仍面臨一些嚴峻挑戰。因此,未來要通過立法、加強國際合作、激勵可持續性的消費行為、提高基礎設施穩定性、多元化融資等方式,增強能源轉型韌性。
一、未來十年能源轉型指數的趨勢
(一)能源指數框架
能源轉型指數提供了一個數據框架,以幫助人們了解轉型國家能源系統的表現和準備情況。本次報告更新了研究方法,以反映全球能源格局的變化和未來任務的緊迫性,特別是采取行動減少碳排放工作的緊迫性。
能源轉型指數由兩個同等權重的次級指數組成:當前能源系統的表現和實現能源轉型的成熟度(見圖 1)。能源系統表現旨在評估某國能源系統的表現,包括支持經濟發展和增長的能力、普遍獲得安全可靠的能源供應、整個能源價值鏈的環境可持續性三大要務。一個國家能源轉型的目標應能同時推動上述三大要務的實現,從而保持一個平衡的能源三角。
▲圖1:能源轉型指數框架
(二)《能源轉型指數 2021》研究方法的改進情況
本次對能源轉型指數的研究方法進行了修訂,變更了框架權重、閾值和數據來源三個關鍵指標。在框架權重方面調整了幾個能源系統核心指標的權重,旨在凸顯各國需要采取行動、使其能源系統脫碳的緊迫性。在閾值方面對其中的10個指標進行了更新,這些指標約占了總權重的1/3。在數據來源方面更新了幾個指標的數據來源,兼顧數據可用性和及時性。
(三)各項評估指標及其權重
▲圖2:各項評估指標及其權重
二、總體結果
(一)整體排名情況
▲圖3:能源轉型指數 2021 年排名情況
(二)各地區和組別 2012 年至 2021 年轉型指數得分情況
1、發達經濟體
發達經濟體轉型指數平均得分為68.2;二氧化碳排放全球占比30%;人口全球占比13%;人均排放二氧化碳10.1噸。過去十年間,發達經濟體平均得分提高了2%,但這種提高已經趨于平穩。發達經濟體在降低人均二氧化碳和燃料類型二氧化碳強度方面取得了進展,但總體上,排放量仍然高于世界其他地區。發達經濟體能源轉型應關注的重點領域包括經濟發展和增長、能源系統的可靠性和具有持續性的脫碳進程。
2、獨聯體國家
獨聯體國家轉型指數平均得分為56.8;二氧化碳排放全球占比6%;人口全球占比3%;人均排放二氧化碳8.5噸。過去十年間,獨聯體各國的能源轉型指數綜合得分提高了5%。商品市場波動引發燃料出口收入下降,導致經濟發展和增長方面的平均得分也因此有所下降。然而,環境可持續性、能源獲取和電力供應質量方面的進展令人鼓舞。展望未來,努力實現經濟多樣化和穩定的監管環境對支持能源轉型至關重要。
3、亞洲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
亞洲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轉型指數平均得分為54.9;二氧化碳排放全球占比40%;人口全球占比47%;人均排放二氧化碳3.7噸。亞洲新興和發展中國家的增長速度最快,十年增長了6%。能源獲取和安全方面的進展尤為顯著,但未來十年卻充滿挑戰。過去十年,人均能源需求增長了18%,預計到2050年將翻一番。最近的趨勢表明,煤炭將繼續在能源供給類別中發揮重要作用。創造一個強有力的扶持環境來支持投資和加快新技術的部署,同時追求“轉型公正”的道路,可以幫助該區域以一種有利于氣候的方式滿足未來的需求。
(三)2021 年是能源轉型指數創建以來全球平均得分最高的一年,在能源系統表現和轉型成熟度方面都取得了進步
圖4顯示了2012年和2021年能源轉型指數能源系統表現和轉型成熟度方面的全球平均得分。但全球發展存在較大的不平衡。高收入國家在環境可持續性方面取得了更多進步,新興經濟體所取得的進步往往來自于能源獲取和能源安全的改善。
▲圖4:能源轉型指數2021全球平均得分
過去十年間,能源轉型指數表現最佳的國家名單基本保持不變。盡管每個國家的能源轉型路徑不同,但都有共同的屬性,包括:化石燃料補貼較低;多樣化的燃料來源和進口合作伙伴增強了能源安全;碳強度有所下降;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性;良好的法規環境有力推動了能源轉型。
三、能源轉型指數的次級指數和各項指標趨勢
(一)主要結論
根據各國2021年在能源系統表現和能源轉型成熟度兩個指數上的得分,以及2021年和2012年各個類別中各國累計國內生產總值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所有國家劃分為領先、進步、新興、存在挑戰四個類別(見圖 6)。
▲圖6:2021年能源轉型指數系統表現和轉型成熟度得分
存在挑戰的國家當前能源系統表現良好,但政策環境薄弱,自2012年以來,取得的進步十分有限。這些國家能源系統的強勁表現主要得益于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傳統能源基礎設施的穩健性,但些傳統基礎設施的慣性可能會阻礙能源轉型的加速進步。
(二)能源系統表現各項指標趨勢
在過去十年間,能源轉型指數跟蹤的國家中,有70%國家的能源系統表現得分均有所提高,但能源系統表現的改進模式因側重的方面不同而存在差異。
1、經濟發展和增長
過去十年,盡管超過四分之三的被跟蹤國家提高了能源轉型指數的綜合得分,但只有不到一半的國家能夠在提高經濟發展和增長得分方面得到同步提升。
2、能源獲取和能源安全
在能源獲取和能源安全方面,全球平均得分仍然最高。自2010年以來,超過70%的國家在這一方面的得分有所提高。由于更成熟的能源基礎設施和國內儲備,發達經濟體和大型燃料出口國得分較高。
3、環境可持續性
2021年能源轉型指數全球平均得分達到歷史新高,所有指標都有所改善,而大部分進展歸功于能源強度2的降低。從全球來看,2010-2018年間,能源強度下降了15%,表明在能源效率提高等因素的推動下,一次能源使用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實現脫鉤;能源使用導致的 CO2強度基本保持不變,這表明對高碳能源的持續依賴度和傳統能源基礎設施的長期慣性。
(三)能源轉型成熟度各項指標趨勢
1、法規和政府承諾
各國強化了對能源轉型的承諾,宣布要致力于實現凈零排放目標,政策法規環境也得到相應改善?,F在,凈零排放目標覆蓋了全球約68%的燃料燃燒排放,而去年同期上述指標僅為16%。
2、資本和投資
信貸和投資水平的提高使資本和投資方面的指標在十年間有很大改善,為能源轉型投資奠定了基礎。創紀錄的資金流不斷涌向能源轉型領域,但大部分都用于成熟的可再生能源技術,而電氣化供熱、儲存及碳捕獲和封存等領域在總投資額中占比較小。能源轉型投資集中在少數幾個經濟體,中國和美國投資最多,但前10名之外的投資正在穩步增長。
3、能源系統結構
未來十年,各國政府的承諾和增加投資將推動能源供應結構性轉變。各國在可再生能源和發電方面取得了進展,可再生能源在全球電力供應中所占份額從2000年的18%增長到2019年的26%??稍偕茉创蠹s需滿足未來十年全球電力需求增長的80%。
來源 | 賽迪智庫